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汽机诞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是西方近代工业发展的产物。蒸汽机带动了整个世界的产业革命。19世纪30年代,蒸汽船开始在中国领海出现。与蒸汽机技术传播相伴随的是蒸汽机知识的文献传播。在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蒸汽机的专著《汽机发轫》(1871年初版)之前,中国国内已有数种较详细介绍蒸汽机技术的文献(包括近代早期中文报刊和著作)。这些早期文献对于中国人了解和学习蒸汽机技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对于徐寿等人在缺乏系统技术专著指导的情况下,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目前,科技史界对蒸汽机知识在中国传播的早期文献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近代早期的蒸汽机文献,梳理出蒸汽机知识早期传入中国的发展脉络,并分析这些早期文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西方蒸汽机知识传入中国的背景,然后对查到的六种早期蒸汽机文献(《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演炮图说辑要》之《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镜镜詅痴》之《火轮船图说》、《海国图志》之《火轮舟车图说》、《遐迩贯珍》之《火轮机制述略》和《博物新编》之《热论》)进行考察,利用了近年出版的报刊影印本,并引证了一些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这六种文献中的蒸汽机图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纵向对比,同时与西方蒸汽机的发展进行对照,从而梳理出蒸汽机知识早期传入中国的发展脉络。除采用传统的整理资料和考证原始文献的方法以外,解读和分析机械制图是本文尝试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每一幅蒸汽机构造图进行解读,来分析其所述蒸汽机的结构特点和类型。同时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还运用了一些表格。通过分析研究,本文总结出这六种文献所反映的蒸汽机知识内容有以下特点:第一,描述的都是双作用式蒸汽机,更重要的是都配了工程图;第二,对不同类型蒸汽机技术的介绍,并不是完全按时间顺序递进的;第三,在介绍蒸汽机技术的准确性与详尽程度上也存在着差别;第四,没有统一的专门用于描述蒸汽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中文术语;第五,传教士文献不同于中国人文献之处在于有科学理论和工作原理的介绍。此外,本文还分别分析了这六种文献对中国人认识、接受和学习、研制蒸汽机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当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