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农村留守中学生道德教育研究

来源 :赣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x385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讨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身处于农村的留守孩子们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像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到父母在道德观念正确引导以及道德情感方面的熏陶,出现了思想道德认知偏差、道德情感冷漠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中学生处于“狂风暴雨”的青春期,更容易发生心理、情绪、人格等方面的问题,引发道德危机,留守中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怎样培养农村留守中学生,加强其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道德品质,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一项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在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农村留守中学生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现状,并提出网络环境下强化农村中学道德教育的对策。本论文的框架由四章和结语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概念界定、文献述评;第二章重点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农村留守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道德价值取向的层次性与多维性,道德主体意识逐渐形成,道德信念在传统与现代中动摇,道德情感在网络虚拟交往下呈现新变化,道德意志呈现理想与现实的疏离,道德行为弱化,品行问题凸显。第三章为网络环境下农村留守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给农村留守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机遇主要有:带来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促进道德教育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道德教育影响力。网络对农村中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挑战主要有,道德教育理念的滞后性难以适应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化与善变性;针对现实空间的道德教育内容难以解决网络虚拟空间的问题;家校道德教育队伍缺乏,难以满足高科技时代培养人才的需求;留守中学生道德教育管理薄弱,难以符合新时代网络环境建设的要求。第四章为网络环境下农村留守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包括,学校层面:推进道德教育的全方位改革。立足网络时代,强化道德教育观念,转变道德教育理念;结合青春期特征,重视隐形道德教育,优化道德教育方式;培养乡村教师,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道德教育素质;利用网络资源,完善网络道德教育,拓宽道德教育平台;挖掘农村资源,丰富课余生活,拓展道德教育活动;开发网络平台,建立家校联系,形成道德教育网络。家庭层面: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促进道德情感的培育。外出务工家长注重沟通交流,赋予亲情关怀;留守监护人言传身教,转变教育方式。政府层面: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优化道德教育环境。完善政策法规,加强乡村网吧管理,构建网络助推道德教育机制;协调各机构,加强乡村道德教育宣传,建立良好的乡村道德教育环境。最后是结语部分。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高校校园的突发性事件和大学生在突发性事故中伤亡的数字都在增多,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得出由于中小学应急生存教育管理上存在模糊性、
<正>一、问题的提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因在于,多数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个性特长认识不明确。导致这个问题的
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将很多新兴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比较法就是其中一种。比较法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
<正>2018年上汽红岩的目标是:销量6万辆、市场占有率6%,行业排名第6位。2017年,加速后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红岩")开始赚钱了。但是这还不够,他们不仅要
明确论断和详细论证7+5=12这般意义明晰的命题的分析/综合性质,是每一位关心数学命题的认识论地位的数学哲学家、每一位关心分析—综合二分法和先天综合命题实存性的哲学家都
番茄子叶及下胚轴切段能被含npt-Ⅱ基因和mtlD基因的根癌农杆菌感染,目前已获Kan ̄r的愈伤组织
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法本身的优点适合软件外包专业中的日语教学,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软件外包行业的人
冻融是造成混凝土内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使用残余应变来表征由冻融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损伤程度。本文通过作图分析残余应变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残余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