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部署和推进,加强村镇社区管理越发成为推进人口城镇化实现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村镇社区管理模式滞后于社区建设发展,管理模式单一化、一统化,不符合各地村镇社区发展特征迥异的实际。同时国内学术界对社区管理的研究集中在农村社区管理的个案研究以及城市社区管理上,尚未提出具有普适性可推广的村镇社区管理模式。但由于村镇社区的功能和特点与城市社区存在差异,村镇社区并不能完全参考已有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基于此种社会背景,本文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建设评价体系关键技术研究"(2013BAJ10B15),试图分析出影响村镇社区管理的因素,引入了权变理论构建我国村镇社区管理权变模型。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我国各地村镇社区发展特征迥异,不适合采取"一统化"的村镇社区管理模式,引入权变理论从动态发展的视角构建村镇社区管理权变模型很有必要。但权变模型并非没有共性的权变,归纳出村镇社区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具有相似或类似管理情境的地区进行管理群组划分,有益于体现共性与个性特点的管理权变模型的构建和推广,有益于管理模式适应性的提升。(2)构建了基于"一条主线、两大维度"的村镇社区管理权变模型:将我国村镇社区管理的权变因素分成了两大类即经济因素和自治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包括城镇化和产业化两大要素指标,自治因素包括个人素养和管理能力两大要素指标。根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各阶段受教育程度人数占比两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村镇社区管理群组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四个管理分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两大类权变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管理权变模型。(3)根据村镇社区管理权变模型,分析出了我国村镇社区四种典型管理模式即政府主导型、精英主导型、混合型和中国特色自治型,并分析出了我国村镇社区管理会经历"乡政村治-政府主导-混合型-居民自治"的动态发展过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权变理论与我国村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研究相结合,对我国村镇社区管理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归集,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村镇社区管理群组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对权变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构建了基于"一条主线、两大维度"的村镇社区管理权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