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各种交易,获取或者发布各类信息,与之同时,也带来了屡禁不止的网络犯罪现象。电信网络诈骗是传统诈骗犯罪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犯罪形态,此类犯罪的行为方式新颖,手段多样,隐蔽性强、欺骗性高,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的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否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需要进一步进行区分,实践中往往将具有“欺骗”外形的电信网络犯罪认定为诈骗罪,此种做法需要进一步讨论。另外,实践中对于职业取款人是否构成诈骗罪的共犯也存在不同的做法,还有相关提供帮助行为的特殊群体,其行为的定性也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本文就以上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概述,主要是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现状、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梳理了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范。第二部分论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司法认定的问题,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案例,分析“处分意识”在认定诈骗犯罪中的重要意义和认定方法;通过区分电信网络诈骗与其他相关犯罪,进一步明确其行为的特殊之处。第三部分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共同犯罪问题。查阅案例可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往往涉及多人共同犯罪,在认定主、从犯的时候往往因为现实中的复杂情况出现困难。本文通过对共犯理论的分析,并结合疑难案件的司法裁判要旨,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例如地下钱庄、网络通信平台等,具体讨论多主体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第四部分探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金额的认定问题。对电信网络诈骗数额认定中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利弊分析,本文主要是对共同诈骗犯罪中每个行为人的诈骗数额如何确定进行重点的剖析,这也是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