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供应链金融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随着国内应收账款和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供应链金融受益良多、发展迅速,同时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也在各领域广泛运用。在供应链金融众多的融资方式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应收账款的融资,现阶段市场上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规模不断快速增长是我国进一步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前提,从而在我国形成了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这种新模式是以供应商为核心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并将此资产进行证券化。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反向延伸,以此为基础进行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在过程中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可通过回收应收账款的方式进行核心企业应付账期和现金流的高效管理。运用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使供应链上下游的总融资成本降低,进而企业报表得到优化,同时供应链条上各方利益得到有效均衡,促进已运转的闭环产业链健康发展。本文以供应链金融保理的资产证券化及其风险防范基本理论为基础,对我国供应链金融保理的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魏桥保理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对主要参与主体、交易结构、资产池状况、风险分布等进行分析并获得相应启示,总结出供应链金融保理资产证券化主要存在供应链主体风险、基础资产质量风险、核心企业信用风险、企业所处行业风险、信息传递风险以及交易结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文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后对未来供应链金融保理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新模式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