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逐年增多,严重侵犯社会公众的财产安全,并给我国金融管理秩序带来严重危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自1997年纳入我国刑法之后,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的重要责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司法实践中还有较多疑难问题亟待解决。  犯罪主体上,金融机构作为本罪犯罪主体既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和法律平等原则要求,也是其自身社会危害性的使然。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也是本罪的适格主体。一人公司实施本罪时具有单位犯罪主体资格,既是公司独立人格要求、单位犯罪的内在要义,又是现实需要。本罪共犯形态多样,单位与自然人、担保人与行为人、单位与单位均可构成共同犯罪。本罪的犯罪客观方面存在行为和数额认定的难题,建议将该罪设置为次数犯和数额犯,同时在犯罪数额计算中,应注重“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原则”的适用。在本罪量刑中,被害人谅解既修复了社会关系又降低了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可以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被害人过错不具有刑法学意义,裁判者可以适度考虑,但不能过分夸大;擅自提高利率会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在量刑中予以酌情适当从重处罚。在量刑规范化问题上,可以借鉴盗窃罪的量刑模式,在刑罚适用上,建议多适用非监禁刑。
其他文献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如今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公认,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而文化软实力的落脚点之一便是公民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我国农民阶
当我们循着书法发展的长河,关注其发展时,我们看到了这个伟大民族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因而凝练出书法艺术的伟大书法精神。这个民族以其特有的灵性创造璀璨的历史文化,也创造了特有的书法艺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正是深厚博大的书法精神,构成书法这一奇妙的艺术之美。集音乐、舞蹈、绘画、武术精神于一身,却不是音乐、舞蹈和绘画、武术,集具象、抽象的形、质、意、理于一炉,却是高于具象,别于抽象。中国书法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