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①。科技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由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缺乏有效担保以及技术创新环境存在一系列不确定性风险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取外部融资困难,资金需求难以满足,资金缺口较大。此时,由科技金融中介和科技金融市场构成的科技金融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外部支持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分散风险,使科技型企业可以依靠外源性融资获取技术创新资金。科技金融体系使科技型企业能够获取技术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资本价值得到了体现。然而,我国科技金融体系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技术创新,是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研究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科技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对提升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为本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搭建了科技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对科技金融、科技金融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总结出了科技金融三大特征:融资性、针对性及收益不确定性。这三大特征为后面的科技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四大内在作用机制奠定了相应基础。另外,在理论分析框架中加入了理论模型的推导,即为了更好地分析科技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信息揭示机制形成的必然性,本文引入了“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型。在实证方面,本文选取1993年——2012年期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江苏省专利申请授权(PATENT)”、“江苏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DEAL1)”、“江苏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DEAL2)”、“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江苏省论文总数(PAPER)”及江苏省科技统计公报公布的“高技术产业产值(OUTPUT)”这五个指标作为技术创新指标;选取江苏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企业证券市场筹资额及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这三大指标作为科技金融体系指标。本文进行了两轮实证分析,鉴于技术创新指标较多,分析过程会比较冗长,文章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指标作为因变量,再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主体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实证检验结论为完善江苏省科技金融体系以促进技术创新提供了现实的指导。另外,在实证检验前,本文在罗默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第四部门——金融部门,得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随着金融将闲置资金转化为技术创新投资资金比例的增大而提高,证实了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使实证检验有理有据。为了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促进作用,针对江苏省科技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实证结论中反映的科技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本文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完善江苏省科技金融体系的相应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