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对民众的健康危害较大。腰椎生物力学失衡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因;腰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同时劳损及先天腰椎发育异常亦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90%病人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只有少数中央型或脱出型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才行手术治疗。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手术有一定风险,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非手术治疗方法繁多,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均有报道,效果都很好。但如何选择最佳方法,值得研究规范。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慢性病理过程,且涉及骨结构平衡改变问题,因此,西医采用激素与脱水、局封或镇痛药物等,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治疗。而真正能针对其关键发病机制,我们认为是采用中药辨证论治结合三维正脊治疗(中医特色疗法)的中医综合疗法,才能真正恢复其动静力学的平衡。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及生物化学平衡,本课题选择肝肾阴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研究和观察,诊断较为明确,发病率较高,西医治疗方法单一且无理想对症药物。并以此作为平台逐步深入研究其他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制定一套针对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单合理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从而起到易于在国内行业推广,提高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水平的作用。方法100例肝肾阴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1)试验组:三维正脊治疗配合邓教授验方养阴通络方(中医特色疗法),每一步均应严格适应症及禁忌症,规范操作,随证而治。2)对照组:以牵引和西药治疗(现代常规疗法)。西药服药方式:扶它林片75mg qd,如有胃炎病史,加胃舒平2粒qd.以上均为口服。本研究遵循随机对照原则,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查随机表所得次序,按1:1比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所有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和全身情况等方面均有可比性。经1-2个疗程,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及量化的效果积分评定,采用四格表法进行χ2检验及Ridit检验。结果两组病例经1-2个疗程后疗效及评分结果经Ridit检验,临床疗效比较U=2.19,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U=2.10,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腰腿部疼痛与不适、工作和生活能力、腰功能改变、直腿抬高试验自身积分差值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下肢肌力及感觉改变及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方面比较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对体征的改善。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舌脉象方面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值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维正脊疗法配合邓教授验方养阴通络方治疗肝肾阴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比单纯牵引加西药好;三维正脊疗法配合邓教授验方养阴通络方治疗肝肾阴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改善临床症状优于改善临床体征;近期观察三维正脊疗法配合邓教授验方养阴通络方舌脉象改变并不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