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负荷诱发小鼠抗流感病毒能力低下与营养型鸡精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k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应激负荷模型诱发小鼠抗病毒能力低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营养型鸡精对小鼠抗流感病毒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旨在揭示营养型鸡精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科学内涵。实验方法:(1)应激负荷对小鼠抗病毒能力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病毒组),C组(拘束+病毒感染组),D组(病毒感染+拘束组)共4组,每组10只动物。除正常对照组外,C组(拘束+病毒感染组)于第1 d将小鼠置于通风良好的50 mL尖底聚丙烯塑料离心管中拘束18 h(16:00-10:00),拘束期间小鼠不给予正常进食进水,其他组小鼠为非拘束禁食禁水小鼠。小鼠拘束恢复24 h以内,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用乙醚轻度麻醉小鼠,以3×LD50(半数致死量)的流感病毒液经鼻感染小鼠(30μL/只),正常组以生理盐水滴鼻作为对照。D组(病毒感染+拘束组)于病毒感染后,拘束置于通风良好的50 mL尖底聚丙烯塑料离心管中拘束18 h(16:00-10:00),拘束期间小鼠不给予正常进食进水,其他组小鼠为非拘束禁食禁水小鼠。从感染病毒当天开始连续21天记录各组小鼠的死亡数目及死亡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MDD)。测定小鼠的体重以及各项免疫指标(肺脏指数,脾脏指数,脾脏淋巴细胞总数,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2)营养型鸡精对小鼠抗流感病毒能力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组、模型组(拘束+病毒)、阳性药物(利巴韦林,50 mg·kg-1)组、EC低剂量组(12mL·kg-1), EC高剂量组(24 mL·kg-1),每组10只。实验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除正常对照组及病毒组外,其余各组在给药的第2d将小鼠置于通风良好的50 mL尖底聚丙烯塑料离心管中拘束18 h(16:00-10:00)。小鼠拘束恢复1天后,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用乙醚轻度麻醉小鼠,以3×LD50(半数致死量)的流感病毒液经鼻感染小鼠(30μL/只),正常组以生理盐水滴鼻作为对照。从感染病毒当天开始连续21天记录各组小鼠的死亡数目及死亡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MDD)。给予营养型鸡精10 d灌胃后,测定小鼠的免疫功能。评价营养型鸡精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实验首先通过检测拘束应激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率以及体重的影响;从脾脏指数,肺脏指数,脾脏淋巴细胞总数,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以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来评价鸡精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还从基因水平检测NP,MP,INF-γ,IL-12,IL-18的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1)与病毒组相比,C组(拘束+病毒感染组)和D组(病毒感染+拘束组)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小鼠的死亡率明显上升,肺脏指数显著增加,脾脏淋巴细胞总数下降,降低小鼠脾脏Th(CD3+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降低Ts(CD3+CD8+)(抑制性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2)应激负荷降低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MDD),提高小鼠的死亡率。EC-L(营养型鸡精低剂量)和EC-H(营养型鸡精高剂量)能够显著降低肺脏指数,增加脾脏指数和脾脏淋巴细胞总数;EC-L和EC-H明显升高拘束小鼠脾脏Th(CD3+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降低Ts(CD3+CD8+)(抑制性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使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中的Th/Ts比值升高,使应激小鼠的脾脏免疫细胞亚群比值趋向正常状态从而提高小鼠的抗流感病毒能力;EC-L和EC-H明显提高小鼠的脾脏NK细胞活性,提高小鼠的在病毒感染早期的抗流感病毒能力。EC抑制病毒基因NP,MP基因的表达;同时,EC显著提高炎症因子INF-γ,IL-12,IL-18的表达,提高其吞噬流感病毒的能力。结论:EC有明显的抗应激负荷作用,能够提高应激负荷小鼠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流感病毒能力,起到免疫保护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是肿瘤睾丸抗原(CTA)亚家族之一,编码基因最早发现于食管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中。NY-ESO-1在细胞内经加工产生抗原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整肠生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徐靖徐兵程平张虹程传勋我院儿科于1995年7月~1996年12月对来院就诊的婴幼儿腹泻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微生态制剂整肠生治疗,对照组
功能性蚕丝被是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由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共同开发的,结合企业生产功能性蚕丝被的技术要求,并参照国家标准FZ/T 43016—20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因而对科研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科研课题都要求由静态(单因素)研究转向动态(多因素)研究,即在许多重要因素同时变化的
<正>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须达到哪些标准?建设过程中公众如何参与?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
在分为 K 层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中,常涉及到比数比的齐性检验以及公共比数比的检验。本文提供了比数比齐性检验及公共比数比为1的确切概率计算法。
<正> 1984年郭祖超教授在中国卫生统计杂志上发表了统计资料的再分析一文,指出“人们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统计资料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往往可以提炼出更
本文以两试验因素的三种不同安排为例,介绍了具有重复测量的多因素设计类型及其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笔者认为:在析因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入区组因素,可以提高对试验误差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