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收入增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但是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民生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将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关键因素。在影响农民收入的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本投资是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我国当前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从理论方面介绍并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民收入的现状,然后进一步利用2000-2017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将这31个省级行政区按区域划分为东、中、西和东北四个地区,从全国和地方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文章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分为教育资本投资、健康资本投资、迁移资本投资,主要研究了这三种人力资本、人均GDP、二三产业占比、城市化率、政府财政支出水平这几个变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从全国层面来看,三种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三种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教育资本投资、健康资本投资、迁移资本投资。2.从四大地区层面来看,三种人力资本投资对四个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东北部地区农民收入影响程度高于其他三个地区,这说明随着近年来国家东北部地区投资力度的增加使得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也相应增大。3.在控制变量中,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指标以及代表财政支出水平的FIN指标对于各地区呈现正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