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风琴自1899年由法国驻中国云南首任领事方苏雅带入中国后手风琴在贵州经历了50年代初的传入期,60年代的启蒙期,70——80年代的上升期,90年代的高峰期,到2000年后发展逐渐下滑。导致如今手风琴在贵州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有很多原因,归纳起来有,手风琴制造、师资、教育、作品的更新、市场的运作等。目前手风琴在贵州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手风琴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阻碍,这需要结合贵州省情完善教育框架,丰富发展道路。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手风琴在贵州的发展历程,第一节以年代为线索,从发展及人物开始对历史作一个简要的概括,第二节对手风琴考级进程进行分析,阐述了手风琴考级每况愈下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对贵州省手风琴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比如忽视普及教育、师资问题、教学模式单一、器乐形式和手风琴教材更新等方面作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对贵州手风琴未来发展的几点看法,高校内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以及校外教学的开展,同时提出结合贵州的省情走出一条适合我省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沿袭原先优秀的发展方向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借鉴一些国内外先进的观点进行改良,通过界内人士的共同努力,推动贵州手风琴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