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投资绩效评估(performance measurement)是衡量基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规范化基金的上市不过短短5年时间,尽管存在样本期短、样本量少等局限,但全面、系统分析中国基金业在最初阶段的业绩表现仍然非常必要。本文用计量方法对中国基金进行实证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用7个单因素指标进行整体收益评估,并讨论各指标的适用性,指出M-2和Sharpe指数是相对较理想的指标,基准对绩效评估的影响不可忽视。第二,考察基金的风险控制和分散能力,分析基金收益的组成。风险分解显示系统风险占有很大比例,下滑风险对标准差的贡献很大;Fama超额收益分解中选择收益率对总收益率的贡献占到了主要部分,而选择收益率又主要是通过净选择收益率实现的。第三,用不同的回归模型对基金的择时和选股能力进行绩效归属分析,发现大部分基金具有正的选股系数和负的择时系数,但总体上均不明显,两种负相关;熊市的情况都比牛市要好;不同的指数对回归系数的影响不同。最后,探讨了基金业绩持续性。回归结果表明总体上业绩不存在持续性,只有利用过去6个月的数据对未来中长期收益进行拟合时能发现较强的持续特征;双向表的结果证实,虽然不能拒绝基金整体而言有“高手”特征,但并不充分,相关模拟投资显示较长的组合存续期中组合的运行体现出更稳定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