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对于产品生产费用的分配是多重维度考虑的,通过作业的过渡,从而将资源的耗费更精确地分配至不同产品,进而核算出更贴合实际的产品生产成本。G公司是从一家微型企业发展而来的化工品制造企业。早期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人工以及直接材料费用占绝大多数,公司采用传统成本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伴随着公司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公司更新改造了一部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并将设备驱动力由煤改电,这导致了G公司产品生产中直接人工费用的减少和制造费用的大幅增加。制造费用的如何分配变得愈发重要,同时G公司目前多条产品线共用设备、双定价策略并行等情况使得G公司需要更贴合实际的产品成本信息。因此,本文将作业成本法引入到G公司,帮助其进行更精确地产品成本核算。在进行应用研究时,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G公司的产品生产流程和成本核算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结合G公司实际情况,对G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进行了架构设计。进行了划分作业、确认作业中心以及分析作业动因等相关工作,紧接着通过作业成本法对G公司的产品成本,尤其是制造费用的分配进行了重新核算。并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作业成本法下的计算结果和现行成本计算下的产品成本进行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作业成本法相较于该公司现行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具有先进性。最后,总结归纳了G公司在全面应用作业成本法时的一些保障措施。希望能为国内其他的化工公司在进行作业成本法应用时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