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人工增雨防雹弹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人工增雨防雹弹的炸点位置,而人工增雨防雹弹在何处起爆则是由时间引信决定的。对人工增雨防雹弹的外弹道进行计算,了解引信作用时间对炸点位置的影响,是设计人工增雨防雹弹引信的前提。引信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引信工作的温度环境,外界对引信温度有可能有影响的主要是飞行中的气动热和发射时火药气体。引信设计中还需要保证弹底发射强度,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改进。运用Fluent软件对弹丸的阻力系数进行仿真计算,并与1943年阻力定律曲线进行比较,得出:Fluent仿真计算得出的气动加热产生的温度值与马赫数的平方成正比,由此说明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较为可信。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弹形系数在亚音速和超音速都较稳定,在跨音速区变化较大。在超音速段,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的阻力系数比57mm口径高炮曳光杀伤榴弹的阻力系数略大,在亚音速段,随着弹底外形的变化,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的阻力系数相对于57mm口径高炮曳光杀伤榴弹的阻力系数的大小不定。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两种弹头引信外形差别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很小。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弹底引信外露部分长度的减小会使得阻力系数增大。运用Matlab软件对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质心外弹道进行计算,分析弹道各要素之间的影响。通过外弹道计算发现:当射角较小时,空炸时间对炸点的高度的影响很小,对炸点的水平距离影响较大;当射角较大时,空炸时间对炸点的高度影响较大,对炸点的水平距离影响很小。根据得出的弹道要素关系计算炮位点听到的爆炸回声与引信空炸时间的关系,并用试验数据进行论证,证明此方法可以用作测试空炸时间。对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气动加热进行理论计算,并用Fluent软件进行空气动力仿真,两者计算结果接近:气动加热产生的温度与马赫数的平方成正比。根据计算得出的气动热对弹头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气动加热对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引信温度的影响很小。对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发射时膛内火药火焰对弹底引信温度的影响进行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发现火焰对弹底引信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对不同口径的制式弹的弹底厚度进行计算,证明了弹底厚度简化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根据对制式弹丸的最小弹底厚度的计算,提出了估算最小弹底厚度的估算公式。用ANSYS软件对57mm口径人工增雨防雹弹弹底引信进行有限元强度计算,发现危险位置的应力随着弹底引信的引信体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弹底引信的引信体中心孔底处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把倒角改大后能够解决应力集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