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美援朝战争唤醒的民族自立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愫成了打败当时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的力量源泉。在此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成效显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一次高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利用当时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这些宣传报道代表了党和政府对于爱国主义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反映了当时实际生活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一种政治动员,也是一种宣传教育方式。在此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爱国生产竞赛、爱国捐献运动、增产节约运动和拥军优属运动,这些爱国主义运动的展开为战争的胜利积累了物质贮备,广大人民群众所展现的爱国热情为在前线奋战的爱国志愿军战士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通过这场爱国主义运动,增强了民众对于新政权的认同和支持力度,强化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感。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中分析关于爱国主义的定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梳理当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方式,总结当年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并揭示对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