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脂联素受体在健康人群和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脂联素受体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1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71例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情况,以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分析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不同肿瘤组织病理分期、病理学分级及临床分期间与脂联素及其受体的关系。结果:脂联素受体可以同时表达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和大肠癌组织,在正常大肠上皮细胞脂联素受体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特别是在细胞核附近。在肿瘤组织,阳性细胞脂联素受体散在分布于细胞质中。脂联素受体在大肠癌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和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分级密切相关。肿瘤的Dukes分期越晚、淋巴结发生转移者及分化程度越低,其脂联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越低,表达程度越差。健康对照组、腺瘤组中脂联素受体均匀表达于大肠粘膜组织腺管的腺胞细胞膜及细胞浆;腺癌组中脂联素受体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浆少量表达,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腺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健康对照组与腺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脂联素受体在健康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阳性表达率=阳性例数/总例数)明显高于腺癌组(98.59%VS.74.65%脂联素受体1和97.18%VS.70.42%脂联素受体2),在Dukes分期、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比较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联素的表达水平降低与大肠癌及其分化水平、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它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和监测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结果同时表明,脂联素可能通过脂联素受体直接对正常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大肠肿瘤细胞产生一些影响。但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被脂联素活化的脂联素受体的作用及其下游的信号传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