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术前定位、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6年5月-2009年4月间湘雅医院收治的36例甲状旁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36例,年龄14-59岁,平均36.5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男女之比:1:1.4。所有病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上6例,左下18例,右上4例,右下8例。36例中仅3例甲状旁腺囊肿首次就诊得以确诊,首诊误诊率达91.7%。36例甲状旁腺肿瘤包括30例腺瘤,1例腺癌和5例囊肿,其中前两者伴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而囊肿均为非功能性。PHPT中术前31例血钙和30例PTH升高,术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PTH与术前相比有显著下降(P<0.01)。除1例CT提示为上纵膈囊肿外,35例甲状旁腺肿瘤术前均通过B超、CT和99Tcm-甲氧异丁基异腈核素扫描检查得以定位。36例中30例甲状旁腺腺瘤行单侧探查+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其中2例伴有同侧甲状腺结节者加行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例甲状旁腺癌患者首次手术单侧探查+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4月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再次手术行右颈部改良淋巴结清扫术;5例甲状旁腺囊肿行甲状旁腺囊肿切除术。36例中32例获随访(88.9%),均无复发和病灶遗漏。结论:1.甲状旁腺肿瘤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首诊误诊率高。血钙、血磷以及血PTH的检测有助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2.术前B超可作为术前定位检查的首选检查,联合CT和99mTc-MIBI核素扫描能提高和进一步确定甲状旁腺肿瘤的定位。3.手术治疗为甲状旁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