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是印刷术发明的前提,是中国书画主要的质料,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保障。制墨技术的发明使文字记录得以实现,使思想、文化和知识得以传播和发展,研究传统制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然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前身,在古代扮演着科学的角色,从古至今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传统制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本文基于先秦道家的自然哲学思想,探究制墨技术与道家自然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问题提出、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论述了制墨技术的起源、本质、特征和发展动力。从墨龟占卜、绘制图腾、松烟炼丹引出制墨技术的起源;从原料、设备、过程等方面说明了其的本质;从系统性、地域性、民族性说明了其特征;从工匠传统和学者传统说明了墨工和文人是其发展的动力。第三章从现象和本体两方面,通过可见的“美”和无形的“道”,论述了制墨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背后的自然哲学理念及其作用机制。先秦道家的自然美等美学观念,影响着文人的创作理念和用墨需求;古人的书画创作皆是对道家最高范畴——“道”的追求。以“美”与“道”为目的,决定了需要怎样的墨和怎样的制墨技术。第四章论述了传统制墨技术开发和使用的过程及其背后的自然哲学理念。提出“道生万物”、“道常无为”、“道法自然”、“道技合一”的思想影响了制墨技术“有而不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因地制宜”的利用和开发观念、“以时造物”的技术控制理念和“道技合一”的人物与人技关系。第五章是结论和启示: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重视对天人一体关系、有机整体自然观的重构,并着力解决技术的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更好地发展传统制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