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督学习的自适应调制编码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复杂的MIMO-OFDM系统中,系统很多性能是由信道状态决定的。传统反馈自适应问题通过反馈信道矩阵与信噪比信息建立查找表来切换MCS,然后通过MCS转换将信道状态影响映射到系统性能变化上。这类要建立起信道状态到系统性能的映射是复杂非线性的。至今,没有一种明确的理论或方法来证明这类映射可能存在的规律。然而,学习算法对于处理非线性映射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对输入输出间模型的建立,学习算法能在模型内部体现出这类映射关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用学习的方案来处理自适应问题。这是在没有明确理论来建模这类复杂非线性映射时的一种可行替代。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大类,在解决分类问题上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自适应调制编码对于调制编码策略的选择可以看作明显的分类问题。因此,本文首先设计了基于监督学习方案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算法,然后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案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功率分配的优化,提升系统整体的数据传输速率性能。本论文首先提出基于监督学习的无反馈自适应调制编码算法。其中,本文采用了K最邻近算法和神经网络两类典型的学习算法。为将自适应调制编码问题归纳为分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道条件和传输功率约束下的信道特征提取方案,该特征提取方案是全文分析和验证的基础。然后用该特征提取方案对于不同调制编码方案进行验证,检验该特征提取方案能否准确划分不同调制编码方案。接下来,为避免维度灾难并准确的表示空间流数目不同的情况,对于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案给出了两类降维方案,并对两类降维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在运用提取特征和降维方法的基础上,将K最邻近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加入到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案中,提出KNN-AMC算法和ANN-AMC算法。最终将KNN-AMC算法和ANN-AMC算法运用到仿真中,通过对系统的误比特性能分析和数据传输速率分析,验证了KNN-AMC算法和ANN-AMC算法的可行性。在LTE TDD中,通过利用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得信道信息,应用于本文算法模型中能够节省反馈开销,降低系统工作时延,可以让系统更快地适应通信环境的变化。本文着重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基于KNN-AMC算法下的功率分配问题。首先本文采用传统的注水算法对功率进行分配。考虑到注水算法是一种调节比特加载过程以达到最优的方法,而本文自适应调制编码选择对所有流进行了相同的调制。因此本文提出在注水算法上进行一定改进,提出基于奇异值比值和离散优化功率分配算法。其主要思想是首先收集剩余功率,然后将剩余功率按照调制等级由高至低进行分配。最后,通过仿真将离散优化分配算法与注水算法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优化分配算法通过对注水算法的离散优化得到更好的系统传输速率性能。
其他文献
应急供电系统是保证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的高可靠性是保证其完成预期功能的重要条件。本文以应急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故障树等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散文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如何教学散文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散文教学除学习语文知识外,还应注重学生对散文的美感体味,从品味散文的语言入手,
针对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设计和安全分析计算模型存在的重要缺陷,以AP1000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为原型,采用3根C型管进行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传热
通过研究γ探测器实验室校准的技术条件,在考虑中国实验快堆(CEFR)现场校准的各种影响因素后,根据CEFR实际情况组装一套校准专用装置,并选择替代法为现场校准方法,选择合适的参
钠阀的冷冻密封腔室是一个重要的部件,直接关系到钠阀是否会发生泄漏。本文以大口径钠阀的国产化项目为依托,对冷冻密封腔室进行分析与设计。冷冻密封腔室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内部
我的母亲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没有上过学,不识字,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妇女。我5岁那年,母亲在生产队集体劳作时,一不小心,竟从笔陡的田头摔下了山崖,昏迷了十几天后才苏醒过来。母亲自此落下了终身残疾。其时,弟弟刚满两岁,哥哥要上学,母亲要吃药,家里的日子真是雪上加霜。为了我们一大家子的生活,母亲总是忍着病痛的折磨,拖着残缺的身体,默默地帮父亲做家务,养鸡喂猪,做饭洗衣。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准备不让已
利用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制备了硫酸盐还原菌微球,探讨了Zn2+、Cu2+、乙酸钠、草酸钠和柠檬酸钠对其还原U(Ⅵ)的影响,考察了其选择性去除U(Ⅵ)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Zn2+或Cu2+浓度
针对核电厂废液中腐蚀产物的去除提出一种化学絮凝强化处理工艺。通过对配制胶体水样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胶体形态可较好地模拟核电厂腐蚀产物源项。根据胶体的粒径分布(200~300
着重考察了搅拌器类型以及搅拌转速对氧气动态传质过程的影响,通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氧气动态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结合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采用Fluent软件并结合用户自定义方程(user defined function,UDF)能够很好地模拟出实际搅拌器内流场分布,模拟结果与采用粒子成像技术(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