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再造中单侧与双侧肋软骨采取术对胸廓形态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体肋软骨是耳廓再造的首选材料,但肋软骨采取术后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胸廓畸形,明显降低了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单侧肋软骨采取与双侧肋软骨采取(将肋软骨分于两侧胸廓采取)对胸廓形态的影响,来探讨双侧肋软骨采取在降低胸廓畸形上的可行性。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整形四科行单侧或双侧肋软骨采取术的33例单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在术后6-8月通过传统体格检查的方法评估胸廓形态,同时收集患者肋软骨采取术前及术后6-8月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进行胸廓骨性结构三维重建,并对三维重建图像第3-8肋进行测量:①在垂直轴方向上,测量肋骨软骨交界点至胸骨角平面的距离和第1胸椎上缘至第12胸椎下缘距离;②在矢状轴方向上,测量肋骨软骨交界点至对应椎体前缘平面的距离;③在冠状轴方向上,测量肋骨软骨交界点至椎体中点平面的距离和第3-8肋两侧半胸的最大横径。统计对比两种不同肋软骨采取方法术后胸廓畸形发生情况,同时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术前与术后的三维图像测量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术后胸廓形态的变化。结果1.本研究的33例单侧小耳畸形中,16例接受单侧肋软骨采取术(采取一侧胸廓第6-8肋软骨),17例接受双侧肋软骨采取术(采取一侧胸廓第6肋软骨及对侧第7、8肋软骨)。接受单侧肋软骨采取的患者中,7例(43.75%)术后出现胸廓畸形,其轻度胸廓畸形4例,重度胸廓畸形3例,1例出现轻度脊柱侧凸;而接受双侧肋软骨采取术的患者中,3例(17.65%)术后出现胸廓畸形,均为轻度畸形。2.通过三维重建图像的测量发现,在垂直轴方向上,单侧肋软骨采取患者健侧胸廓,第3-8肋均出现下移(相对于胸骨角平面),术侧胸廓第3-5肋无明显移动,而第6-8肋出现上移。双侧肋软骨采取术患者术1侧胸廓(采取第6肋软骨侧胸廓)第3-8肋均出现下移,而术2侧胸廓(采取第7、8肋软骨侧胸廓)第5-6肋术后出现下移,而第3-4肋和第7-8肋术后无明显移动。3.在矢状轴方向上,单侧肋软骨采取术会引起术侧胸廓第4、5、8肋的向前隆起和第6、7肋的向后凹陷,而术后双侧肋软骨采取患者两侧胸廓第3-8肋在矢状轴方向的无明显移动。4.在冠状轴方向上,单侧肋软骨采取术引起第3-5肋在术侧胸廓向外侧移动,而在健侧胸廓向内侧移动,术侧胸廓的第6-8肋也出现了向内移动;而双侧肋软骨采取术患者在术2侧胸廓仅引起第5肋的向外移动,术2侧胸廓第6-8肋无明显移动。5.所有患者术后两侧第3-5肋半胸最大横径平均值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侧肋软骨采取患者第6-8肋两侧半胸最大横径平均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肋软骨采取患者在术1侧胸廓,第6肋半胸最大横径平均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8肋半胸最大横径平均值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2侧胸廓,第6肋半胸最大横径平均值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7-8肋半胸最大横径平均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采取的肋软骨总根数不变,但与传统单侧肋软骨采取相比,双侧肋软骨采取术后胸廓畸形发生率更低,且胸廓畸形程度更轻,双侧肋软骨采取的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肋软骨供区肋骨的凹陷畸形和供区上方肋骨的隆起畸形,也减轻了因肋软骨采取引起的肋骨不能随胸廓生长而下降。因此,双侧肋软骨采取术是一种简单且可行的降低胸廓畸形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认为小耳畸形是环境及基因共同作用所致,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生。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环境致病因素进行探讨,但尚未得出决定性的结果。因此,我们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荟萃分析来探索先天性小耳畸形与环境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于PubMed、EMBASE 及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自 2000 年 1 月至 2020年10月期间发表的
背景:Crouzon综合征(CS)是最常见的颅缝骨病综合征,常伴有眼部,呼吸和听力系统并发症。眼部解剖结构上的变化,如眶腔变浅,代偿性突眼及眶距增宽,引起眼球脱位,暴露性角膜炎,斜视等疾病。另一方面,颅内压增高导致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造成视力问题。CS患者常因其呼吸道解剖结构的异常引起呼吸困难,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HS)的表现,偶见智力下降,急性呼吸窘迫的发生。
目的:卵巢癌初诊时多为晚期,已发生广泛转移。卵巢癌转移的部位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因子能调控细胞代谢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挖掘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探索靶向转移关键靶点的精准治疗方法是卵巢癌临床诊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献表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分泌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常呈低表达而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同时,GDF15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
目的:分析Le Fort Ⅲ牵引成骨术治疗Crouzon综合征患者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和睡眠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研究术后中面部骨块移动与上气道改变之间的关系,尝试找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7例4-18岁Crouzon综合征患儿。按照我们的治疗策略,全部患儿接受Le Fort Ⅲ型截骨术和外支架牵引成骨术治疗。术前术后监测呼吸睡眠
研究目的:1.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颞骨进行评估与测量;2.统计分析测量结果,评估健侧与患侧不对称的形态特点,总结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颞骨畸形形态特征。研究对象及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外耳中心接受治疗的30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头颅CT;利用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Mimics软件中建立颞骨模型,进行患侧颞骨模型结构评分,获取颞骨模型的整体结构参
[背景]导致面部衰老的主要原因包括组织容量减少、松弛和皱纹加重等。面中部是视觉的集中区域,该部位的年轻化在面部整体的年轻程度中占有重要比份。对于容量缺失导致的面中部衰老,自体脂肪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法之一。面中部脂肪室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在该处实施脂肪移植提供了指导。目前,关于面中部脂肪室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眼轮匝肌下脂肪室和颊内侧深脂肪室,对颊脂垫的解剖及在面中部年轻化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因此,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导致了传统化疗或靶向治疗的获得型耐药,大大影响了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效果,研究如何通过靶向肿瘤干细胞逆转化疗或靶向治疗的耐药对肿瘤的长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大量文献调研和实验室前期研究,利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抗烯醇化酶 1(Anti-alpha-enolase,anti-ENO1)抗体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处理胃癌PAMC82细胞,联
背景与目的:颈静脉孔区局部解剖结构复杂,该区肿瘤的彻底切除与毗邻重要结构的保护矛盾突出,手术风险极高。目前常用的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方式,往往因胸锁乳突肌和乳突部分切除而导致乳突区、上颈侧区组织缺损从而导致术区积液、塌陷变形甚至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深入研究颈静脉孔区解剖,寻找更好的新的手术入路和方法,在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当务之急。针对临床上遇到的这一难题,我们拟通过胸锁乳
在前期研究中,本实验室发现YZG-330具有较强的降温作用,并证明了YZG-330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腺苷A1受体介导小鼠体温降低。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化合物YZG-330降温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测量小鼠肛温进行YZG-330药效学评价,我们发现YZG-330(0.25、1和4mg/kg,i.p.)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小鼠体温。且YZG-330(4mg/kg)腹腔给药与灌胃给药的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
背景:重睑成形术目前在亚洲已成为被大众接受度最高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然而重睑成形术需求量激增的同时,却存在着整形外科医师的审美和技术缺陷的问题。许多求美者受西方文化影响,盲目追求宽且深的重睑外观,而许多重睑成形术的施术者并没有给出求美者合理化的建议,反而迎合求美者极端的需求,甚至打出“欧式眼”口号来营销,这导致出现重睑术后复杂上睑畸形的患者越来越多。畸形产生的原因在于术者在操作过程中切除过多上睑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