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衣》是我国当代作家毕飞宇的代表作品之一,主题深刻,人物形象鲜明,文体风格独树一帜。《青衣》的英译本(英译名The Moon Opera)由葛浩文先生与夫人林丽君女士合译,译者对原语文本文体风格的整体把握准确,再现得当。该译本在英语世界颇受好评。相对而言,目前译界对该译本的研究尚显不足。文学作品的文体意义(美学意义和主题意义),是文学作品的核心要素,也是文学翻译的根本追求。因此,目标语文本是否成功再现原语文本的文体特征也是文学翻译批评的一项重要评估标准。有鉴于此,本文借助文体学理论,首次将《青衣》英译本纳入系统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中,既立足于文学文本,又避免了传统文学翻译批评的主观性。研究分别从词义、句法、修辞等层面探讨译者在再现原语文本主题、修辞等文体特征问题上的补偿策略与取舍原由。文章的结论部分从再现原语文本作者意图与目标语文本读者反应两个方面对英译本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青衣》英译本注重对原语文本文体特征的再现,文体风格统一,在处理文体不对等现象时,选择优先保有原语文本的审美价值。与此同时,译者“服务于目标语读者”的翻译策略一定程度上导致原语文本中涉及历史与意识形态的主题意义被部分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