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针灸人才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aope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中医发展的经验和路径,系统剖析澳洲针灸人才队伍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为澳洲中医协会制定澳洲针灸事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整理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基础理论,通过回顾澳洲中医及针灸发展的历史,结合近代澳洲卫生政策,引用澳洲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及国家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澳洲针灸人才的现状,论证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结果:澳洲中医针灸人才‘队伍建设进展:中医针灸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2年全国针灸从业人员总数为3832人,比2012年第一季度3544增加288人,增幅达8.13%;针灸从业人员结构得到改善,截止2012年第四季度,从业20年以上的医生有1640人,占比42.45%,15-20年的医生有508人,占比13.15%,10-15年的医生有514人,占比13.31%,5-10年的医生有947人,占比24.51%。五年以上临床经验者占93.42%,医疗队伍总体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澳洲中医针灸人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截止2012年,针灸人才仍以本科教育或自学教育为主,硕士及博士学历者较少。人才队伍管理较为松散,队伍建设与市场需求、学术发展不相适应。澳洲针灸人才队伍发展趋势:社会、经济、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对中医药人才尤其是针灸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强;随着健康意识和自然疗法意识的推广,对针灸人才的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协会的工作重点将转变为引进人才、本地培养、加强交流、理论创新。结论:1.澳洲急需人才队伍建设:分类建设中药、针灸、按摩、气功等人才队伍,尤其要加强高级专业人才交流,丰富治疗手段。2.搭建动态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和互动平台,引入app管理服务概念。3.澳洲应进一步推动针灸行业管理和立法建设并应尽快建立医德医风医技评价系统。
其他文献
老年人由于身体代谢功能的减弱,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做不溶性脂褐质素的物质。该物质作为废物会在人的皮肤表层堆积,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老年斑。  不溶性脂褐质素不光存在于人的皮肤表层,在人的心、肝、肾、脑等许多组织器官中,都可能有它的存在。而它一旦在人的大脑内堆积下来,就可能引起脑细胞的变性,使人的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发生障碍,严重者可引起老年性痴呆。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地预防和控制老年斑的
期刊
缺铁性贫血是人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该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导致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导致其出生后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不足 这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人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