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纪录片的情感表达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纪录片是以人为主体的纪录片,它客观记录人物的真实生活经历、生存状态,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从而折射社会现实、引发观众思考。人物纪录片表现的是真实时空里发生的真实故事,真实是基础,情感是灵魂。人是情感的负载,情感渗透在每个人的血液中,是引发人物一切行为动作的契机和动力。人物纪录片的情感表达,就是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态度与艺术化的人物事件相结合,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并通过视听语言等手段呈现给观众,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是人类共通的桥梁,情感表达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中有着重要意义。纪录片要以情动人,没有情感,纪录片就只能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一部好的人物纪录片,需要创作者注入情感用心拍摄,展现主人公的真实生活和真情实感,不能虚构人物形象或者夸大故事情节,也不能无原则地堆砌镜头。不管是获得丰功伟绩的大人物,还是平凡世界中的草根百姓,创作者都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笔者的纪录片作品《乐活人生》中,主人公白天从事法律工作,晚上在酒吧驻唱,这样双重身份的生活,他坚持了很多年,为的就是心中不灭的音乐梦想。笔者正是因为被他的生活态度和音乐梦想所打动,所以挖掘他的生活经历,去感染更多的人。本文在对人物纪录片的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释人物纪录片的概念和分类。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感的内涵与情感表达的构建元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表达的构建元素包括创作者的审美移情,拍摄对象的真情实感以及互动过程中观众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及当前人物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失衡问题。情感表达在人物纪录片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是串联故事结构的主线,是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然而,当前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情感失衡问题,如急功近利,情感价值缺失;情感夸大、过度煽情;情感虚假,脱离实际等。面对这些问题,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者必须重新审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探讨人物纪录片中情感表达的具体策略。笔者结合自己的毕业作品《乐活人生》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实例,提出创作者应该倾注情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要善于运用画面语言如长镜头、色彩、影调等强化情感;要合理运用声音语言如音乐、采访来补充情感;要捕捉细节,以小见大;要善于利用矛盾冲突来强化人物形象,引发观众共鸣。希望这次研究能为人物纪录片的情感表达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让更多的优秀作品深入观众内心,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股骨干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金
分析学校用电负荷分类、特点、负荷等级;对空调设备、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电开水器等用电设备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配电设计要点。提出按学校作息时间进行负荷计算;变压
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中暴力美学现象的分析,阐述了暴力美学形象的设计特点和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显微硬度计对TC6等温锻件出现的异常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异常组织的显微硬度比基体稍高,微区成分β稳定元素(Cr、Mo)比基体稍高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看上去显得特别突兀,实际上它的出现却有着多方面的必然性。一方面,它应合了汉末魏晋时代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对94例IPF患者病位、病性、病因、病机做出辨析,并以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基础,参考中医辨证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得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技术,但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书籍装帧的过程复杂,内容繁多,需要设计者和制作者同时掌握艺术和技术方面的知识。书籍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中一项必不可
目的:探讨智能仿真模拟人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实践教学进行分析。结果:智能仿真模型能够形象模拟人体各种功能,可以使培训学生处于一种真实治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