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秋季,甘肃省所有普通高中开始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评价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关键一环,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是高中新课程的两部纲领性文件,两部文件都强调——注重过程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自己十几年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经历,以及近几年深入酒泉市各个高中学校走访调研,发现在酒泉市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理论缺乏了解,导致教学中仍未有效地开展过程性评价。据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一,为信息技术教师收集整理当前有关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第二,依据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进行过程性评价设计;第三,是在教学中实践过程性评价。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从高中新课程纲领性文件出发,结合当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过程性评价的概述。运用文献研究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过程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并梳理过程性评价的内容、特点和原则,为本研究的开展寻找理论支持。第三章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设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从划分教学模块、制定模块教学目标、选择过程性评价内容三个方面确定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工具。第四章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实施。运用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实践过程性评价。第五章是结论。总结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相关建议。在三轮实践中,通过逐步展开课堂作业评价、作品评价、表现性评价,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即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过程性评价的组织和实施,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促进和提高。受限于主观和客观条件,本研究只涉及了酒泉市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没有覆盖到酒泉市所有高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