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秋季,甘肃省所有普通高中开始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评价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关键一环,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是高中新课程的两部纲领性文件,两部文件都强调——注重过程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自己十几年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经历,以及近几年深入酒泉市各个高中学校走访调研,发现在酒泉市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理论缺乏了解,导致教学中仍未有效地开展过程性评价。据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一,为信息技术教师收集整理当前有关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第二,依据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进行过程性评价设计;第三,是在教学中实践过程性评价。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从高中新课程纲领性文件出发,结合当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过程性评价的概述。运用文献研究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过程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并梳理过程性评价的内容、特点和原则,为本研究的开展寻找理论支持。第三章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设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从划分教学模块、制定模块教学目标、选择过程性评价内容三个方面确定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工具。第四章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实施。运用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实践过程性评价。第五章是结论。总结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相关建议。在三轮实践中,通过逐步展开课堂作业评价、作品评价、表现性评价,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即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过程性评价的组织和实施,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促进和提高。受限于主观和客观条件,本研究只涉及了酒泉市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没有覆盖到酒泉市所有高中学校。
其他文献
国内外各个131家的大学对于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不尽相同,教学与科研是高校追求的两个重要指标,如何合理处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众多高等领导及教师面临的困境。本文
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以相当篇幅阐述农业现代化内容,提出“十三五”期间推进农业信息化。记者采访了解到,互联网应用已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如火如荼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小儿痒疹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痒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应用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光谱照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