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ne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开始提出实行素质教育以来,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改变了以往所处的尴尬地位逐渐受到了大家的重视,然而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效率的高低,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长久以来,小学美术教育都以传统的大班授课制进行教学,老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均采取“一刀切”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这种教学弊端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发展的教育新理念相矛盾。由于传统美术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合理贯彻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想到借用“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用于小学美术教育中。所谓的小学美术分层教学,指的就是美术老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意志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兴趣爱好、在美术方面潜在能力的大小、自身对于美术需求情况的差异性,对所用教材进行分层次备课,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组织不同的课堂环节、设计有差别的美术作业以及以个人为参照的学生评价体系,是一种教学新形式。笔者通过对分层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文章从美术教育发展的角度、原有教育观念缺失和重新认识课堂的角度、以及实行素质教育需要的角度来对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又从小学美术分层教学能够推进美术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以及助于实现美术课堂教学进程和效果预期的角度分析了小学美术实行分层教学的可能性。接着笔者又根据选取学校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把该校二年级五班的全体学生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对该班学生美术知识技能水平、兴趣爱好、潜在能力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最终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小学美术的分层教学策略。通过在小学美术课程进行分层教学实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但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二、小学美术课程分层教学设计实践;三、小学美术课程分层教学实践结果分析与反思;四、小学美术课程分层教学实践案例。
其他文献
极限是数学中由常量到变量、有限到无限、近似到精确思想转变的重要概念,在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极限是大学数学课程中微积分的基础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导数(一种特殊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整车价格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整车企业要求汽车零配件企业提供高品质又低价的产品,而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受到重视,
应用写作课程自全国众多高校普遍开设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对于一门新兴学科的建设来说,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其成效是显著的:确立了应用写作的地位,逐步完善了应用写作教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CZW型岸电自动稳压装置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正>【教材分析】"产生时差"是地球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之一,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理解晨昏线、昼夜交替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均有帮助,所以本节课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
目的了解望谟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性别,年龄因素的影响,同时为塑造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寻找教育的切入点。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艾森克问卷(7~15岁)作为调查
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和单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是当前性别角色教育中存在的两种误区。贝姆的性别角色发展模式理论和性别角色与心理适应的实证研究为实施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提
<正>新课程对教学的评价提出"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
目的:介绍尿液分析仪的结构、测试原理、临床应用以及故障排除的方法。方法:通过了解其结构组成和测试原理,结合仪器维修情况,对仪器不自检、显示屏无显示和测试结果显示"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