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滩库容恢复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1234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水库在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方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库容是水库发挥各种效益的最直接保障,然而,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后,由于水位抬高,流速减小,必然造成泥沙在水库中的淤积,直接导致了库容的损失。随着水库有利的优化调度,河槽库容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滩地库容损失后极难恢复,出现了“死滩活槽”、“淤积一大片,冲刷一条线”的现象,机械清淤及管道排沙由于费用较高、工程量大、过于消耗人力物力等原因对恢复水库库容的意义不大,因此探寻有效的滩库容恢复途径、针对滩库容的损失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基于概化水库的滩库容恢复试验,采用冲刷槽清淤、埋管水压渗透清淤以及埋管气压渗透清淤三种不同方法对滩库容的恢复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有:(1)利用概化水槽系统进行了淤积体的塑造试验,不仅验证了选定的流量和尾水,还给之后的滩库容恢复试验提供了原始冲刷地形,为研究滩库容的恢复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冲沙槽方案只能依靠水流拖拽力使槽两侧泥沙起动,冲刷过程缓慢。埋管气压渗透方案能使泥沙颗粒起动,但其不能使边滩淤泥向主槽移动且清淤范围较小。这两种方案均不能使滩库容有效的恢复。(3)提出了一种将槽孔管预埋在水下淤积物底层使泥沙加压液化的输沙方法——埋管水压渗透。压力水流通过渗透孔使泥沙液化并整体向上起动,高滩淤泥向主槽方向移动再加上两侧休止角上方泥沙的崩塌液化作用,最终在管道上方形成顺管道线的三角形输沙横断面,达到阻断河床淤积以及滩库容恢复的目的。(4)通过试验观测我们发现:压力水流进入上下开孔的槽孔管后,边滩泥沙整体向上起动而后向主槽移动,试验初段清淤极为明显;压力水流进入左右开孔的槽孔管后,靠近主槽的边坡泥沙最先落回主槽,而后边坡逐渐崩塌向高滩蔓延,输沙断面慢慢扩大。(5)最后对冲刷地形进行测量,发现8mm孔径的槽孔管清淤效果最佳,这说明渗透孔的孔径大小是影响滩库容恢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上下开孔的槽孔管其冲刷深度好于左右开孔。
其他文献
本文课题选自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碳纤维智能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131TLJRC674)。钢筋混凝土板即平板结构因其具有传力途径比较简捷,结构体系相对
水闸是一种重要水工建筑物,我国修建了大量水闸工程,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安全施工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