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花鸟画主要以卷、轴为绘画空间的框架及表现形式,因此在一纸的有限空间里,往往体现了立体的时间结构。而中国花鸟画的四季花卉题材,作为极具代表性的符号以及画家的情感载体,蕴含了丰富的画外意境。四季的花木、鸟鱼、草虫在庞大的画面空间中排列的宋人《百花图卷》,构造出同一时间和空间内,从春到夏,夏至秋,秋到冬变换的四季。而米芾的《梅松兰菊图》描绘了春秋两季的梅、兰、菊配以常绿的松,画作自身并未表现的夏冬两季,用绘画性的语言使其在画面外的空间被展示了出来。作者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对比历代名作,试图探究时空间表现的源起以及发展过程,最后将时空间的表现展开,得出这种方式方法既是中国画发展的需要,也是画家表达人生感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