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方不同组方的通便效应以及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道MUC-2以及AQP3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硝菔通结加减方治疗功能性便秘作用及机制,为优化方剂组成、改进制剂工艺奠定基础。方法:成年SD大鼠,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溶液灌胃的方法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期间收集粪便量、计算粪便含水率等,记录时间并观察变化。造模成功后,给予硝菔通结加减方治疗灌胃。治疗结束后采集结肠标本,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UC-2、AQP3蛋白因子表达情况,Q-PCR法检测MUC-2m RNA、AQP3m RNA表达。结果:(1)一般行为表现:造模期间各组大鼠相继出现眼神呆滞、懒动、扎堆、迟钝等兴奋性降低的精神表现,毛发枯黄,脱毛,大部分大便燥结如羊屎,串串如珠,排便次数少,大便黑,饱满,硬结,小便微黄,体重降低,增长速度缓慢,肌肉瘦削,皮肤肌肉松软。造模结束一周后,症状改善。治疗结束后,上述症状基本恢复正常。(2)体重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硝菔通结加减方组大鼠体重增长值明显升高(P<0.05),硝菔通结加减方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粪便量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加减方组粪便量增多(P<0.05),硝菔通结加减方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大鼠粪便含水率: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加减方组粪便量含水率较高(P<0.05),硝菔通结加减方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加减方组病理组织形态差异性大,硝菔通结加减方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6)结肠组织MUC-2、AQP3蛋白因子表达: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加减方组MUC-2表达明显升高,AQP3表达明显升高,硝菔通结加减方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7)结肠组织MUC-2m RNA、AQP3m 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加减方组MUC-2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AQP3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硝菔通结加减方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性小(P>0.05)。结论:通过地芬诺酯肠溶片成功复制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硝菔通结加减方灌胃治疗便秘模型大鼠能明显增加体重,增加粪便排出量,提高其含水率,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明显,且粪便质地变为正常,结肠组织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改善了MUC-2、AQP3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改善了水液代谢障碍。本次实验证明硝菔通结加减方组,即原方减1/3芒硝,加1倍桃花,1倍槟榔具有良好泻下作用,且由于槟榔与桃花都是食源性药物且非矿物药,故可以作为硝菔通结方良好的替代品,从而解决硝菔通结丸中由于芒硝产生粘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