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入市收益分配制度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法律限制集体建设用地的自由流转,这既不利于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也损害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为扭转城乡土地制度“割据”状态,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解决传统土地管理制度下供地的有限性与现阶段用地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以及切实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益,党中央层面早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便已做出明确指示,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使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市场化、规范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则更为直接的强调到要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需要立法跟进作保障,亦需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作支撑。其中,入市收益分配问题便是入市改革过程中事关全局、攸关改革成效的核心重点,因此,其制度构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如何构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制度,不管是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都仍处于探索摸索阶段。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做好统筹,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仍是改革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共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在本章中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并对现有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综述,厘清了当前针对集体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涉及的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入市收益分配中所涵盖的相关概念术语的定义,如何为集体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出让是什,以及集体建设用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与“入市”“流转”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内容。第三章则是对土地产权理论、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等指导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或支撑其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部分的阐释。第四章是针对国务院确定的33个试点地区的政策文本规定所做的分析、归纳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中获得的对于如何构建收益分配制度的几点启示。第五章是对三个典型试点地区——江苏常州武进区、重庆大足区和山东禹城市的具体实践情况的剖析,既指明了其在改革中取得的成效,也道出了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是在第四章(政策文本分析)和第五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入市收益分配制度的构建思路。具体而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入市收益分配制度构建可分解为两个大的层面:一个是外部收益分配关系层面,即政府与集体之间;另一个是内部收益分配关系层面,涉及的是集体与集体成员以及集体成员之间的分配问题。在外部分配层面中,首先明确了政府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并指出税收为最恰当的参与方式;其次提出了由调节金向税收逐步过渡的改革导向;最后,对集体土地税收制度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构想。在内部分配层面中,则主要涉及的是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的构建问题,如明晰产权、统一成员资格认定标准、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以及相应的监管机制等。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纸质图书受到电子图书的强烈冲击,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图书馆自身必须要大力培育其品牌文化和人文精神,转变思维定势,利用大数据视角实行数据分析,推
链式烯基琥珀酸酐因其含有碳碳双键和羧酸酐基,即亲水又亲油,可以合成多种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中间体.文中阐述了高压下用顺丁烯二酸酐(又称马来酸酐,简称MA)和C8-12
本文根据竞争情报的本质,提炼出竞争情报应包含的分析要素,提出了一个完善的竞争情报分析框架,并对框架构建的要求、框架的构成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农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却不能直接用于城市经济建设。十八大以来,我国深
以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通过马来酸酐和a-C12烯发生"烯反应"合成了直链十二烯基丁二酸酐.研究了反应时间、对羟基苯甲醚用量和烯酐比对此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