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的步伐已从城市推向了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中国的农村学校教育相比城市学校教育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得相对艰难而曲折。为了不让农村教育落后,国家在教育设备投入和师资建设方面尤其重视农村地区,以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和均衡化发展,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建设教育强国。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改革,也是教育资源的改革,更是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翻转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的运用和教育模式上翻转了传统教学方法,与我国教育课程改革思想相吻合。随着中国教育逐步均衡化,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日渐完善,农村学校对于教育教学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翻转课堂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地区的研究已有先例。因此,根据农村学校目前的教育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创造性翻转课堂模式探究,具有现实必要性。初中毕业班地理复习课(本文称其为初中地理复习课),学习对象为初中毕业班学生即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级学生,学习内容为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地理教材中的部分地理知识。学习目的除了扎实学生地理理论知识和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等要求外,还要迎接中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因此初中地理复习课具有较强的应试能力要求。从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上看,初中地理复习课与新授阶段的地理复习课也存在差别。因此初中地理复习课的设计在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目的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概念界定,整理了国内外近期翻转课堂研究进展和主要翻转课堂模式。结合初中毕业班学生的学情和农村中学的特殊教学环境,选取四个理论成绩平行的毕业班级进行分组对比教学试验。通过调查问卷、行动研究及SPSS数据分析法对学情和教学试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得出,翻转课堂不仅在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理论成绩方面有一定效果;同时,运用“课内翻转”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动静结合的两模块四环节”复习课模式。其次,将翻转课堂“课内翻转”应用于初中地理复习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