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研究工作是使项目投资主体能够正确选择和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科学决策的依据。我国高标准农田工作带来巨大建设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项目不能按期完工、工程质量不达标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评价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的绩效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项目建设实际,对崇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崇仁县2017年竣工验收的15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投入-过程-产出-效果”4个维度的“流程逻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物元可拓模型计算各个项目的综合关联度,最后得出总体评价结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所有项目的综合关联度情况,可以判断项目绩效的近似等级水平。得出崇仁县高标准农田项目绩效水平大体处于“良好”水平,项目之间的绩效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2)对崇仁县的整体结果分析得出:1)按单项指标评价分析时:这些项目中,单位面积投资额、按期竣工偏差率和新增和改善农田防涝率的优秀率最高,在评价项目中优秀及良好等级达90%以上;新增耕地率、公众满意度、单位面积新增粮食产能和土地垦殖率评价等级普遍分布在一般和较差等级。因此,可以大致判定为崇仁县2017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2)按“流程逻辑”评价分析时: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崇仁县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投入、过程和产出方面表现良好,但是项目的建设效果方面绩效水平不高,是今后提升项目绩效水平建设的主要方向。3)按项目评价结果分析时:从整体评价结果来看,优秀和良好等级所占比例达到75%,可以得出2017年崇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绩效水平较好。大多数项目可以根据安排顺利进行,形成良好的绩效表现。(3)在实地调查研究中表明崇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项目规划设计与具体施工差异较大,施工进度缓慢,部分工程质量较差,项目建成投产后后期管护工作不到位,最终导致项目的公众满意度不高。(4)崇仁县在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应该着重注意完善高标准农田的公众参与机制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减少不必要的项目变更;项目竣工验收后应该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和项目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提升项目的公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