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中的构成设计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成设计是近代产生的全新的形态设计的语法关系和思维方式;它体现了 现代设计从事物本质出发,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进行造型创作的基本特 征。本文的前言部分对何谓构成设计作出了简要的概述。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构成设计的诞生和演化的历史渊源。现代艺术,尤 其是抽象艺术的发展,对造型设计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康定斯基的有机抽 象艺术、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到蒙德里安的新造型艺术,都促成和丰富了构成设 计的理论和语言。追溯构成设计的诞生,可以发现它的本质:使形状、线条和色 彩脱离自然物象,抽象为自由的造型元素;经过不断的分析、推敲和组织;相互 作用和对比,形成和谐而富有变化的整体结构。 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构成设计的形式规律,分为两个环节:从整体到个 体的要素分析以及从个体到整体的组织原则。第一个环节不仅逐一罗列了点、线、 面、体这些形式的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面和体的形状;而且对形式的视觉属性: 明暗、色彩和质感也作了基本介绍。第二个环节主要研究基本要素间的各种相互 关系以及视觉属性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对构成设计的组织原则,也就是形式美 的原理作了总结。 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构成设计运用在室内空间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室 内空间中的功能要素:结构体系、维护与分隔体系以及交通体系是设计的背景与 前提,它们受到建筑承重和使用功能的限制。正是这些功能要素变化的可能性决 定了空间的明暗光影、立体的空间关系、抽象的空间形态和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 受。 本文的第四部分,列举了六个室内空间构成设计的实例,从简单到复杂,具 有不同的设计特点,来印证和分析前面提到的构成设计的形式规律以及在室内空 间中的运用特点。 本文的结语部分,是对构成设计的风格与理念的一个概括。构成设计决不 仅仅是一种故作姿态的形式主义,而是对美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对理想和完美境 界的无限趋近。。 关键词:构成、要素、抽象、形式、组织、关系、室内、空间
其他文献
ABSTRACT地下商业建筑是中国未来地下空间发展的趋势,是解决城市矛盾的最佳途径.然而由于地下空间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在地下空间中的人们在心理上也有着相当的复杂性和特
近年来玻璃幕墙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不乏成功之作,但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片面强调玻璃幕墙的装饰性作用而忽视其特有的物理属性和整体功能的现象。本文以我国寒冷
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带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居住水平的迅速提高.但是经济的腾飞和快速城市化也引起了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加大和住房条件的分异.城市住房问题越来
公园研究:对于公园类型以及对于地区文化的补足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城市研究:城市背景和城市文化对于公园类型的导向做出关联性分析,寻找公园设计中的城市依据。 文化研究:文化公
襄樊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襄樊地处鄂、豫、川、陕四省结合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北通中州,南连两湖,西带秦蜀,东引吴越,素有“南
论文以对景观建筑学的含义的解释作为论述的起点,梳理和界定了专业的实践范畴和概念所指.指出景观建筑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层面和公共尺度的,学科界线开放而又模糊的专业.而美学
本文对同济大学大礼堂概况,及设计建造的历史进行详细的纵向分析介绍,指出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对高校礼堂建筑物之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后,对其改建做出具体目标设定.又
论文研究建筑形象创作中应用十分普遍的对比手法。在梳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对比手法在建筑、园林、室内等各方面的应用作了全面的考察,进而分析其精华与局限形成对它的辨
  在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有着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定位问题,集中在城市建筑领域,对历史、地域的再认识有迫切需要。本文首先从这一迫切性中引发对地域主义的思考,明确了建
工业革命及城市化带来“城市病”尤其是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损害和降低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城市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高要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