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现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未能得到有效保障,使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国计民生问题,非均等化矛盾日益突出,这些不仅会妨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可能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聚焦为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使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去检验公共服务和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有部分学者引入了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公共服务和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的研究仍处于缺乏的状态,因此本文以全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为对象,探究两者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本文首先对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梳理,总结文献得出的相关规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国31个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进行评价,深入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状况。
本文根据2007—2017年的中国31个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五个主要方面测度其发展情况,再从经济规模、结构和增长情况来描述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近11年来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变化特点,探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耦合协调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运用熵值赋权法得出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再结合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到地区间存在差异和关联,运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来看,各地区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投入都随时间呈现正增长,但地区间差异明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发现各地区的经济规模呈现正增长,但地区之间不平衡,经济增速是下滑的但并未衰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的贡献值占主导地位。第二,从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来看,全国各地区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均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也较高,相对应的耦合协调度也高;中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较低、变化幅度小,其耦合协调度也是较低、变动小;西部的部分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水平都较高,其相应的耦合协调度也高,波动大。第三,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地区分布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大部分省域与其邻近区域表现出相似的集群特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高的省域在空间上相互邻近,而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低的省域也趋于集中,并形成了以天津和江苏为中心的两个耦合协调度的高值集聚区,且沿海区域的扩散效应大于非沿海区域,集聚区保持一定的空间稳定性,全局的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的水平整体呈现良好的态势。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使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去检验公共服务和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有部分学者引入了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公共服务和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的研究仍处于缺乏的状态,因此本文以全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为对象,探究两者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本文首先对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梳理,总结文献得出的相关规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国31个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进行评价,深入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状况。
本文根据2007—2017年的中国31个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五个主要方面测度其发展情况,再从经济规模、结构和增长情况来描述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近11年来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变化特点,探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耦合协调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运用熵值赋权法得出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再结合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到地区间存在差异和关联,运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来看,各地区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投入都随时间呈现正增长,但地区间差异明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发现各地区的经济规模呈现正增长,但地区之间不平衡,经济增速是下滑的但并未衰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的贡献值占主导地位。第二,从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来看,全国各地区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均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也较高,相对应的耦合协调度也高;中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较低、变化幅度小,其耦合协调度也是较低、变动小;西部的部分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水平都较高,其相应的耦合协调度也高,波动大。第三,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地区分布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大部分省域与其邻近区域表现出相似的集群特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高的省域在空间上相互邻近,而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低的省域也趋于集中,并形成了以天津和江苏为中心的两个耦合协调度的高值集聚区,且沿海区域的扩散效应大于非沿海区域,集聚区保持一定的空间稳定性,全局的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的水平整体呈现良好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