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传播效果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pinghua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正式实施,迄今十年。2018年2月,联合国环境署确定“塑战速决”为世界环境日主题,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对抗一次性塑料垃圾。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大计,提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限塑令”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做贡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方法,结合整理的公开数据,对“限塑令”的传播现状及效果进行了考察。从受众认知情况来看,“限塑令”并没有达到国家预期的目标,“限塑令”并非“妇孺皆知”,多是在电视和社交媒体中片面知晓“限塑”有关新闻,民众整体的环保意识依然薄弱。在受众态度倾向方面,“限塑令”的出台,其本身是受到民众欢迎和支持的,但受众依然更倾向于“个人方便”,而忽视“限塑令”的存在。从受众的现实行为来看,个人对于塑料袋的使用相比“限塑”前有所减少,但商家却将“限塑”变为自身盈利的手段,商业流通领域中不同业态的限塑状况差异明显,“有令不止”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整理的公开数据和文本分析,以议程设置、“涵化”和社会学习理论为视角探究“限塑令”传播效果式微的原因。第一,“限塑令”涉及产业数量多且庞杂,管理过程中牵扯部门多就会导致传播过程中缺失主心骨,导致“限塑令”传播主体不明确,传播效果难以为继;第二,传统纸媒的报道中,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专业环境类媒体对“限塑令”的关注度欠缺,内容上缺乏科学性,传播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也有所欠缺,因此“限塑令”传播力度不足,难以深入人心;第三,“限塑令”固有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和单一的传播载体面对新传播环境的冲击已不适应当前的受众习惯,过时的传播方式也制约了“限塑令”传播的效果;第四,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公众,在“限塑令”传播中没有平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导致了两大效益的失衡与错位,让“限塑令”未能发挥真正的价值;第五,受众对于“限塑令”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环保意识的薄弱、利己思想的泛滥以及替代品的不完善形成了受众知、行分离的局面,“限塑令”目标的实现遥不可及。基于对“限塑令”传播效果式微原因的分析,本文也提出了促进其传播的对策。首先,传播任务要落到实处,各部门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其次,传播的策略要与时俱进,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多元化的传播平台能更好的加强传播力度。再者,政府、媒体、民众的多方监督能够更好的平衡两大效益,实现“限塑令”的内在价值。最后,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孕育和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实现政策目标。
其他文献
文章在分析网络安全性、网络抗毁性基本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军事通信网络在未来军事斗争中的任务需求和面临的主要打击样式给出了军事通信网络抗毁性的定义,并以此建立起相应的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教育部下发关于人们心理及心理健康的公报共有96篇之多,就在2020年3月18日,国务院为维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在2019年的7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对中小学健康实施促进行动,由于
研究在分析"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具备专业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为核心的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三方面构建了"心理
在相同地质条件下,采用人工降雨模拟试验和机械开挖模拟原位试验,研究滑坡触发因素及其对滑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堆积层边坡在降雨入渗影响下多为浅层松弛型破坏,降雨入渗
近年来,国内中大型医院飞速发展,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使得能源消耗大幅增长,能源成本已成为医院发过程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医院的能源组成较为复杂,能源消耗形式多样,难以通过一般的方式对医院能源分析处理,急需新的技术手段,针对医院的能源分析及处理方式。有针对性的管理医院能源,掌握医院建筑能耗情况,合理控制能源消耗,为医院正常教学、医疗、科研的能源需求和实现有效节能,不仅仅是针对医院而言,更是国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且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如果能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精准的预后预测,从临床指导角度讲这具有重要意义。而生存期预测作为预后预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存期预测能力,一方面能够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能够对临床工作者的治疗决策提供帮助。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癌症数据的完善,以往的主观经验法以及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无法充分提取这些数据的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交通信息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基础,有效的交通信息获取手段与方法是关键。本文利用三维激光雷达为技术手段进行交通信息获取。首先,搭建激光雷达检测系统,通过路侧部署方式进行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其次利用采集到的3D点云数据,通过背景滤除、道路识别、车辆目标检测与车辆目标分类,实现城市交通信息获取的目的。本文研究内容描述如下:1.针对激光雷达点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