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黄源深,1998)在近十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对思辨的研究是个崭新的领域,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基于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理论、过程教学法三个理论基础,选择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两种教学活动作为实验手段,目的是检验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否有效。本论文通过以下问题来研究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1.教师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产生了什么影响?2.同伴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产生了什么影响?3.哪一种反馈更有效地提高了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教师反馈还是同伴反馈?本研究受试者是内蒙古科技大学64名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他们被分成教师反馈组和同伴反馈组,由同一名教师进行了12周的教学实验。从中收集了两个组的三次作文共180篇和64份问卷调查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对前后测作文的分数分别用SPSS16.0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本研究主要发现概括如下:1.12周的写作教学后,教师反馈组的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取得了显著性提高。2.12周的写作教学后,同伴反馈组的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取得了显著性提高。3.12周的写作教学后,同伴反馈组和教师反馈组的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伴反馈组的学生比教师反馈组的学生提高较快;另外,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起作用的形式不同。总的来说,教师反馈组的学生通过无质疑地接受教师的反馈意见来提高写作;然而,同伴反馈组的学生在同学互动的过程中取得进步,这个过程包括阅读和评阅同伴的作文,评价同伴的反馈意见。总之,研究表明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都能够有效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本发现将对英语写作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不应该被忽视,而应与教师反馈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