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现金持有量问题是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也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财务战略。中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现金持有量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上市公司制度有其特殊背景含义,因而,企业在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股权模式独特、董事会运转失灵、股利政策不稳定等。企业的治理状况与现金持有量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那么,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影响了公司现金持有量?现金持有水平会受哪些公司治理因素影响?现有的现金持有理论是否能够有力地解释我国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呢?这些问题,有待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本文在回顾了动机理论、优序融资理论、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反映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各种重要因素,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分为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现金股利政策三大方面,并选择一些对现金持有水平具有影响的其他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深入地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本文选择了2009-2011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719家样本公司共2149个研究样本,对样本公司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现金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首先,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中三个代表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少数大股东联盟和管理者持股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少数大股东联盟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少数股东联盟值越低,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持有较高的现金。但管理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无显著关系。其次,本文实证检验了董事会特征中三个代表变量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管理者专业背景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越高;管理者具有财经类专业背景的上市公司比管理者具有非财经类专业背景的上市公司持有更多的现金;但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无明显关系。考虑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会对其一定时期的现金持有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偏好与现金持有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偏好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也较高。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上市公司应从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和现金股利政策等方面出发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治理结构;其次,应加强和完善董事会制度建设;再者,应使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相辅相成;最后,还要注重公司治理结构外的其他因素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