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而在学校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化学课程在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两者相互渗透、密切联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作为优质的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通过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引领学生理性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感悟其中折射出的古人智慧与工匠精神。但目前在高中实际教学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情况并不乐观。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望透过化学学科更好的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在应用的同时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与高中化学学科的紧密联系,将传统文化资源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在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高中化学教师实际运用此资源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文化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并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化学课程资源、传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概念界定,确定相关理论基础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2)对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从传统意识形态中的爱国思想、理想信念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以及传统物质形态中的传统典籍、传统饮食、传统技术、传统文学、传统哲学思想八个方面整合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3)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应用的现状,并总结出学习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不够、学生对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内容喜爱程度有差异、教师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意识比较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策略。(4)针对人教版高中教材内容做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实践后以所在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检验应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后的教学实施效果和基于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经过一系列调查分析,得出如下实践结论:(1)应用了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好,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感兴趣程度也有所提高;(2)传统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3)通过在化学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可初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实践,也需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其他文献
据国际海事组织统计表明,海员疲劳值班已经成为船舶航行潜在危险因素,80%以上的海上交通事故与疲劳值班有间接或直接的关系。虽然,目前有多种不同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和技术,但主要针对机舱值班人员站姿或坐姿、走动或坐立的状态进行监测。本文提出通过检测机舱值班人员的脸眼状态来判断其疲劳状态。首先本文利用训练好的AdaBoost算法结合Haar-Like特征对机舱值班人员的人脸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形象地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久之计,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