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的桥梁快速建造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基于增材制造的3D打印建造技术飞速发展,这项技术充分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实现快速一次成型。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在桥梁预制环节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90%跨度小于50米的公路桥梁都采用高度标准化的预制梁,存梁时间普遍为60天上下,将自动化的3D打印混凝土技术用于这个环节,可以实现免模板、减人工、缩短建造工期,充分减少场地的周转时间,具有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本文所依托的工程项目——上海智慧湾桥梁是采用3D打印砌块拼筑的砌体拱桥,跨度14.4米,作为对3D打印快速建造技术的初步探索。本文主要结合3D打印混凝土材料特性,对桥梁的模块化设计和装配式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缩尺实验、健康监测、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桥梁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
  将3D打印这种前沿的新型技术结合模块化设计装配式施工,应用于桥梁快速建造,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必要性。未来十年时间3D打印技术将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这种由计算机程序管理的建造方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进建筑工程向数字化、工业化、模块化、无人化发展。本文是对这项新技术探索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类似工程和技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对3D打印混凝土材料特性试验,总结了3D打印混凝土与模筑混凝土在破坏模式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3D打印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接近于砂浆,弹性模量较低;3D打印混凝土顺纹抗压强度与横纹抗压强度比较接近,计算时可视为各向同性材料;3D打印混凝土挤出宽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不大,3D打印混凝土没有明显体积非线性效应,潮湿环境打印出的混凝土其力学指标优于干燥环境打印的混凝土材料。通过智慧湾示范桥梁工程,总结了一套3D打印混凝土桥梁模块化设计装配式施工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拆分,连接节点设计,吊装及连接步序的规划是模块化设计的三个重要环节。将桥梁拆分为能够批量化生产的标准化部件,以便于采用3D打印机在工厂内批量化完成,将每一种模块建立三维模型,设计好3D打印机械臂的行走路径,用一套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每一个模块的预制生产。在配好混凝土,调试设备之后,所有工厂预制工作完全利用3D打印机械设备完成。在预制生产过程中,将连接节点预埋件内置在预制件上,使现场吊装和拼接的工作能够有序地连贯地进行。
  3D打印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在智慧湾3D打印人行桥梁的应用,体现了桥梁快速建造,去人工化、简化施工管理方面的先进性,实现了建筑工程工业化,建筑工程数字化,可以在跨度小于50米的桥梁工程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有和广布种之一,属于棘豆属有毒疯草类植物,可在高寒退化草地或局部环境中能迅速形成优势或亚优势种,对高寒草地生态环境安全和高原地区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不同生态环境下冰川棘豆根际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冰川棘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探讨根际土
学位
斜拉桥是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型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拥有斜拉桥数量最多的国家。而斜拉桥在运营多年以后,其内力状态与竣工时的内力状态会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在斜拉桥换索设计时,需要了解结构的实际静动力特性作为换索的依据,这就需要一个能反映桥梁实际状况的有限元模型。由于建模过程中的各种假定与简化,使得基于设计图建立的斜拉桥初始有限元模型的静力响应和动力特性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之间不尽相同。因此,通过修正初始
学位
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大跨径桥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斜拉桥不断增加的跨度也引起其风敏感性的增加,为此研究大跨径桥梁的抗风性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及江阳区的河东长江大桥修建工程为例,对河东长江大桥进行抗风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假设桥址区存在虚拟标准气象站,利用反距离风速加权插值法对桥位周边气象站的风速数据进行处理,从而确定桥位设计基准风速,并开展三维脉
在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装配式组合梁双非耦合结构行为及计算理论研究”(cstc2018jcyjAX0509)的资助下,本文为研究不同集束度(反映钉群集束程度的指标,定义为单个预留孔中栓钉数量/全梁栓钉数量)对预留孔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力学行为的影响,开展了一组5片装配式组合梁加载试验,提出了可精细模拟装配式组合梁界面特征的模拟方法,推导出考虑装配式结构钉群布置和滑移变形特征的装配式组合梁力学理论方
随着我国山区交通事业的发展,隧道在交通建设中必不可少。然而多数隧道的建设都不可避免遇到地下水问题,地下水的存在无论是对于隧道施工安全或是运营安全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五峰山隧道工程为依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重点讨论了隧道施工期间初期支护结构的变形和水压分布规律,以及隧道运营过程中,排水系统失效情况下衬砌外水压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为隧道安全施工以及隧道运营维护提供相关参考。主要研究
学位
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工程的建设规模会迎来新的高度。同时也为隧道设计、施工以及地铁运营维护带来诸多技术难题。在地铁列车移动荷载反复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及围岩的动力响应尤为突出。本论文依据某轨道交通区间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和某地铁隧道结构参数,建立了三维轨道-隧道-围岩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了动力荷载的传递规律,并研究了不同列车速度、列车轴重、围岩弹
学位
在诸多桥梁结构形式中,由于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跨径大、承载力高、环境适应性强、施工便利、线形流畅、造型优美、等诸多优点,一出现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偏爱。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材料加工技术方面的积累,再加上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钢管混凝土拱桥获得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其跨越能力仍在不断增强。  本文研究的是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
学位
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地层,且地下水丰富,围岩中分布着大量的溶洞,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对施工及后期的运营带来较大的风险。本文以新杉树坨隧道为依托工程,在新杉树坨隧道开挖过程中,隧道侧向存在着一含水溶洞,为避免隧道侧向含水溶洞对隧道产生危害,隧道侧向须有一定厚度的防突岩柱。鉴于此,通过流固耦合的计算方法,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隧道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得到含水溶洞对隧道的影
学位
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耐冲击、施工时可将空钢管作为核心混凝土的模板等诸多优点,在中国得到大力发展。迄今为此,国内绝大多数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缆索吊装悬臂拼装法施工。然而,随着拱桥跨度的不断增大,相应的吊装节段数也随之增多。受到制造精度、索力误差、温度效应以及测量误差等影响,在悬臂拼装过程中拱段的实测变形与理论值间总会存在偏差,若不进行控制与调整,误差逐渐累积势必造成线形偏差过大甚至合龙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路网向山区延伸,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各种高山峻岭,山岭隧道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山岭隧道修建过程中往往需要穿越富水地段,地下水的存在不仅影响隧道施工过程安全性,造成突水灾害的发生,而且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富水山岭隧道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春天门富水山岭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合春天门隧道富水段现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