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交媒体对员工敏捷性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心理状态的视角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交媒体(Enterprise Social Media)是一个可以帮助员工处理不确定性的新兴平台。考虑到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会对现代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及时作出调整产生很大的作用,可能还有提升员工敏捷性绩效的优势。所以学者们对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敏捷性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机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探索影响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和敏捷性绩效之间关系的现存文献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和争议。一方面,企业社交媒体被认为是有助于企业去应对意想不到的变化,因为它可以帮助员工从同事那边学习到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社交媒体明显降低了员工在感知和反应方面的有效性,因为他们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互联网资源的滥用、员工的心不在焉,以及明显的群体思维趋势的出现。这就说明有必要去进一步调查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敏捷性绩效关系之间的潜在作用机制。  本研究检测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否以及如何与敏捷性绩效(即主动性,适应性和弹性)产生积极的关系。本研究基于心理状态的视角,研究心理状态(心理意义,心理有效性和心理安全)的中介效应(Kahn,1990)。我们选择的调研对象是在工作中使用企业社交媒体的员工。通过对从调查者那里收集来的167份问卷的分析,我们的研究数据结果证实了大多数一开始所设想的关于中介效应的假设。具体来说,心理有效性可以中介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敏捷性绩效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心理意义可以中介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与主动性之间的关系。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与主动性以及企业社交媒体的使用和适应性的关系主要由心理安全中介。  这项研究通过纳入Kahn的理论框架,扩充了关于企业社交媒体方面的文献研究。从而,我们建议管理者可以试着通过提升员工心理状态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社交媒体的价值。接下来,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茶业企业越来越把营销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以价值交换为核心的营销管理理念,使得茶业企业从注重传统渠道销售到更加关注产品、客户、定
电子银行,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凭借着其在有助于降低银行运营成本、提高银行服务效率,强大灵活的业务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传统银行不可比拟的优势,正日益成为各商业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