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设置在中小学学科课程以外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探索性实践活动,是提高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进步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但实际上,现阶段对青少年科技教育与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研究虽多,但从学校的角度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思考和分析的研究非常少。且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学校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并不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各中学间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别。因此,研究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十分有必要的,以期指导今后的政策导向和中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本研究以广州市各中学为例,首先用文献分析法完成对研究背景、现状、目的、意义、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然后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照实验法、访谈法对广州市各个中学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情况做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再通过文献分析法、行动参与法、数据统计法探索各级各类学校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可行性建议。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广州市各个中学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别,据此按高中组和初中组把它们分为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同的几个等级。2、不同的维度因素在各等级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中存在不同的差异性,特别是“学校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教师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等关键因素方面,学校与相关教育工作者需加强关注及时改善。3、部分中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学校对科技创新活动不够重视、了解程度不均衡,对相关政策认识不清;教师缺乏活动的指导经验与专门培训;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基本素质有待提高等等。4、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并不会对他们的平时学习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反而对增强其各方面的能力有一定作用,甚至为其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奠定基础。5、在中学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体现了多种教育学理论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注意力和耐心。基于此,建议广州市相关部门积极组织科技辅导员技能培训,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体系。学校、教师和学生要正确认识和重视科技创新活动。活动开展较薄弱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建立固定辅导模式,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多数研究不同,本文以中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的差异与成因。虽然许多观点和分析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