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高校的活力和发展水平,它是培育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和赢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高校如何通过合理的优化配置,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使高校人力资本存量变现为人力资产而充分发挥其创造新价值的效能,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和核心。目前,激励机制扭曲是造成我国高校教师积极性不高,甚至发生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如何设计一套科学、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现有高校教师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本文通过分析激励理论及其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启示,剖析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师激励存在的缺陷,进而深入探讨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和激励因素,强调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一定的激励原则,创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措施,实现动态有效的激励,从而激发出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潜力、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个人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本文将激励理论引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我国高校管理者实现管理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为人才强校、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