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许多农村的家长纷纷将家中的孩子送到城镇的学校,以便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城镇的学校在各个班级的学生数量骤增,加剧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难度。而通过班集体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帮助班主任减轻一定的管理负担。但在进行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可能成为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阻碍。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非正式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萌动阶段,且多为独生子女,很容易出现拉帮结伙的现象。稍加忽视,不仅会影响班集体建设进程,还可能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负向影响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已有理论研究将班集体建设的途径分为五个维度。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目前山西省阳泉市60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所在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的影响进行调查,找出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产生的主要负向影响。同时应用SPSS13.0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个体特征是否对班集体建设产生影响进行了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再通过对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和学生进行访谈,在整理分析结果后将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产生的主要负向影响进行归因,最后从班集体建设的共同目标角度、组织核心角度、规章制度角度、集体活动角度、班风角度提出相应的消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