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时常受到雾霾天气影响,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我国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认识和力度达到了空前,尤其是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在逐年加大,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相继出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与实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和监管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且,随着资本市场逐渐接受环境会计信息,越来越多的外部投资者也开始使用该指标,并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纳入到了考核企业成长性、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中,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通过扩大样本和时间区间,以2008年-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三个大气污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行业环境管制强度的角度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首先,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市场反应、环境管制强度作用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结合我国特有的研究背景,进而提出研究假设,预期样本市场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做出了正向反应,并且环境管制强度对两者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然后,对搜集到的样本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模型二进行了年份分组对比分析。同时采用项目加权的方法对回归结果做了稳健性检验,以排除内容评分法打分过程中的主观性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环境会计信息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存在一个正向相关关系,并且以环境管制强度作为调节变量,发现环境管制强度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存在一个促进作用。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现状,分别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规范和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控制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