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媒体在灾害救助社会动员中的角色冲突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演进,介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媒体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治理不可忽视的一环。尤其在自然灾害救助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中,我国媒体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扮演着党和政府的喉舌、公众的意见平台、社会动员的载体以及追逐商业利益的市场主体等多重角色,是帮助政府缓解危机、社会动员、引导舆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当这些角色的要求不一致时,便会发生角色冲突,主要体现在党政喉舌与社会公器之间、社会公器与市场主体之间、党政喉舌与市场主体之间。媒体的多重角色冲突给社会动员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包括新闻报道失实、监督作用不强、报道缺乏严肃性、媒体公信力下降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媒体在灾害救助社会动员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其归纳,并密切联系媒体在汶川地震社会动员报道中的现状,从政府、媒体、公众等方面分析媒体角色在社会动员中存在的冲突及原因,提出有助于提高媒体在灾害救助社会动员中报道水平的对策,进一步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传播艺术和技巧,为促进媒体在灾害救助社会动员中作为政府和公众沟通桥梁的作用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意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身心发展状态.可以说,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教育
城市低保制度是保障城市中贫困人群的一种重要制度,它是一个国家兜底的救助制度,当经济不断发展的时候,贫富差距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而处于城市中较为贫困的人群是需要基本的
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审美素养的培养作了粗浅的探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体会,对如何品味古诗文语言之美,如何体会意境之美,如何创造心中之美等作了探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出于自身生活考虑,开始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在我国产业工人的占比不断提升,已开始成为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