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三峡库区将形成长670公里,蓄水量400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000余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库,这将大大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船舶数量的迅速增加,排污程度也增大,届时,库区江面变宽,江水变缓,库区水流流速由原来的3m/s变为0.2m/s~0.3m/s,水体自净能力将大为减弱,污染物难以扩散。三峡库区船型复杂,老、旧船多,技术落后,大多数船舶缺少环保设施,对库区水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因此对于库区船舶绿色性能的提高迫在眉睫,而对库区船舶生命周期绿色度的评价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即LCA)的思想萌芽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起草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正式将生命周期评价纳入到该体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生命周期评价已成为国际上环境管理和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支持工具。本论文以库区的污染情况、船舶环境性能及船舶生命周期绿色度评价体系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深入分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船舶绿色度的特点和内涵、建立适合三峡库区船舶绿色度的评价体系。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在前人对船舶绿色度的概念和内涵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库区船舶的基本要素、特点以及船舶的实际污染情况。2.对基于国际标准ISO14000中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所建立的EEP-LCA评价体系进行详细的研究,为建立合适的库区船舶绿色度评价体系框架奠定基础。3.结合库区船舶的环境性能、污染现状和生命周期环境经济性能评价体系,以库区船舶环境影响性能为主要研究目标,建立一套适合三峡库区船舶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就船舶在运营阶段的绿色度做定量计算。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合理的绿色度评价层次结构关系,将抽象的绿色度转换为具体的数值,为决策部门制定决策、设计者进行绿色船舶设计提供依据,以增强三峡库区船舶的环境友好性。总之,将“绿色”理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船舶工程相结合,是船舶设计制造的一个趋势。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量化船舶的环境指数,进行船舶的绿色度评价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