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构建细粒棘球蚴抗原B介导的1型糖尿病鼠模型;2)探讨细粒棘球蚴抗原B对BALB/C小鼠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肌注细粒棘球蚴抗原B+糖尿病造模组(A组,10只),肌注生理盐水+糖尿病造模组(B组,10只),空白对照+糖尿病造模组(C组,10只)。A组每只小鼠肌注细粒棘球蚴抗原B(100ul/10g)连续5天,B组每只小鼠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5天,1周后与B组小鼠同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动态观察体重、血糖变化。监测两次随机血糖≥16.7mmol/L并血糖稳定3周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离心留取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IL-2、IL-10)水平。结果:肌注细粒棘球蚴抗原B组与肌注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相比血糖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在成膜后三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注生理盐水及空白组血糖、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法测得IL-2、IL-10,肌注细粒棘球蚴抗原B组与肌注生理盐水、空白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抗原B对实验性1型糖尿病小鼠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与Th1/Th2免疫偏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