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主流性别观念仍受到维多利亚遗风的影响,认为女人是温柔软弱没有情欲的“家庭天使”,男人因拥有强壮的身体和理性的头脑而理应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女权运动席卷英国,出现了“新女性”以及“轻佻女郎”,社会主流性别观念受到冲击。1928年出版的《孤寂深渊》(拉德克利夫·霍尔著)和《奥兰多》(弗吉尼亚·伍尔夫著)正是当时社会中复杂的性别观念的写照。两本小说问世后,已有众多学者从文本、社会环境、性别理论等多种角度进行了阐释,但将两本小说并置研究的例子较少。因此,本文拟以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述行理论为视角,将两本小说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本小说对于身体性别、社会性别以及性相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不同解答。本文认为,《孤寂深渊》虽然塑造了20世纪英国社会第一个公开的女性性倒错者形象,却因为不假思索地运用当时的性学理论,而深困在异性恋社会规范中,没有为性倒错者或其他性边缘化者带来出路;而《奥兰多》,以主人公变性、变装等荒诞的情节,错置了身体性别、社会性别和性相,挑战了异性恋规范所笃定的三者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没有性别意识的自由个体的乌托邦,为同性恋者、性倒错者及其他性边缘化者的自我定位提供了积极的启示。本论文将为解读这两本小说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从身体性别、社会性别、性相这三个维度去解析身份政治,并思考文本中所体现的异性恋规范的管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