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事业中处于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构成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主要部分。实施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搞好了,对于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巩固和提高,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97年,南平市在福建省内第三个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比全国提前了三年,比全省提前了一年。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我市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的明确,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革,使该市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介绍义务教育的涵义、特征、实施各方的责任以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着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分析了该市自1995年进入“两基”攻坚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的总量规模、普及程度、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劣势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对2005年到2010年南平市农村义务教育需求进行了预测,制定发展规划,提出对策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