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风险投资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对风险投资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理论分析。其次,考察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与区域集聚状况,并利用区位熵方法测度风险投资集聚水平,发现我国风险投资区域集聚现象已经形成,且地区差异明显。同时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发展情况,发现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与风险投资集聚的区位存在相似性。因此本文将空间因素纳入其中,选取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2007-2017年的风险投资集聚指数、区域技术创新、研发人员投入、政府财政支持等相关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全面考察风险投资空间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弥补目前学者在风险投资集聚背后对区域社会经济等方面研究的缺失,以期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新系统理论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可能途径,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风险投资主要集聚在北上广等东部发达地区。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性,而且风险投资与创新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同位特征。(2)风险投资集聚与技术创新具有系统关联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的风险投资集聚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发展,还能带动邻近区域的技术创新发展。(3)控制变量中,对外开放水平系数的提升并未真正造福于区域技术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能显著对该区域的技术创新产生促进作用,交通运输水平和政府财政支持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程度不明显。从控制变量对周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来看,研发人员、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提高周边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政府财政支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而科研经费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均未发挥显著的溢出效应。(4)在直接效应中除了政府财政支持不显著外,风险投资集聚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研发经费投入及交通运输情况等指标系数均为正均通过了不同水平的检验,对外开放程度的系数显著为负。在间接效应中,风险投资集聚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和交通运输情况的系数显著为正,研发经费投入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对外开放程度系数的系数显著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