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有助于农业提高生产力。及时了解农业科技研究成果,有助于农业生产者产出高产量、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人们的必须的食物消费。当今世界,大多数农业科技研究论文都是用英文撰写与发表。为了让没有能力阅读英文论文的中国读者有机会及时了解国际农业科技研究动态,促进国内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生产,为他们翻译这些文献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项目报告,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Nature)上刊登的两篇论文 Analyses of Pig genomes provide insight into porcine demography and evolution 和 Climate variation explains a third of global crop yield variability汉译中的词语翻译为例,从词语的正确理解和地道表达的角度,对本次农业科技文献汉译实践进行反思和经验总结。科技文献的翻译既关注源语文本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又关注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和反映。这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相呼应,因此本文作者尝试使用功能对等理论对本次农业科技文献英译汉中词语的准确理解和地道表达进行说明,以使案例说明具有一定的理据。讨论词语时,本文作者尝试将农业科技文献中出现的英文词语分为技术词、半技术词和普通词三类,分别进行理解和表达两方面的探讨。本报告包括项目说明、引言、译前准备、翻译理论阐述、词汇的正确理解和地道表达在农业科技论文汉译中的应用和结语等章节。项目说明部分是对笔者参与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重点培育项目“农业科技文献英汉平行语料库创建及其应用研究”的介绍以及对本报告所选的两篇翻译文本来源的说明。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科技英语文献的特征、翻译的要求和本文的研究重点。译前准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者为增进对所翻译的两篇科技文献的专业知识的了解,而搜集的相关平行文本的介绍,第二部分分析了科技英语文献的文本特点和语言风格。翻译理论阐述部分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单位界定的问题,并从词汇这一最具操作性的翻译单位出发,对科技英语文献中词语进行分类。在第四部分,本报告从理解和表达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按三种不同词语类型,在前文所述理论指导下,结合两篇农业科技论文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要点,简述翻译体会。本文作者希望通过本翻译实践报告,提高自己对翻译农业科技文献这一特定文本中词语的正确理解和地道表达能力,为以后相关文本,乃至其他类似文本的词语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